一脉有多么的危险。
知道贾琮之前在心里压抑了太多的事情,此时剩下的只有心疼。
穿好龙袍的贾琮抱着黛玉轻轻的拍着背,哄着她说道:“安心,从今以后,在无人能掣肘与我了。待天下安稳,待我们的孩子长大,我就传位与他,带着你去看这天下是什么样的
“嗯!”
贾琮带着张群老三走到宫门时,外面的锦衣卫和四营精锐列队,前方是文武百官。
隆正帝的丧事都已经准备好了,但需要等到贾琮登基以后用皇帝的身份为其发丧,所以此时只有宫内众人穿着丧服,百官和这些士卒都还穿着正常的衣服。
祭天之处是城外皇家园林的一处山上天坛,当龙辇在数万军士的保护下开拔,路上的百姓纷纷在把守的士卒身后张望围观,待到龙辇靠近时便会跪下一片,山呼万岁。
贾琮心中的激荡再起,不过他拇指上的那枚扳指内藏着一根小针,
因为贾琮兴奋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握拳,感受到疼痛之后,贾琮就会冷静下来。这个时候,不能笑!
三个多小时后,终于到了城外的天坛,百官之中的文臣都一个个哆哆嗦嗦的,贾琮是坐着龙辇,可他们是走着走的,几十里路简直是要了命了!
祭祖是宗人府的事情,但是祭天和登基都是礼部的事情,从这一刻,诵读祭文的就是邓白了,其实两者的步骤差不多少,不够是祭文的不同、贡品的不同罢了。
等到邓白诵读完祭文,又恭敬的托给贾琮一封祭文,贾琮再次严肃的大声念着祭文,心说这次总算是可以有稿了!
贾琮的声音有多夸张?
邓白耳朵里即便塞着棉花都觉得被震得脑子嗡嗡的!
山下很多围观的百姓都听得见!
虽然听得声音不是很大,但这中气十足的感觉让不少百姓都眼前一亮。
诵读完祭文之后,贾琮又恭恭敬敬的把祭文投入了身前的火鼎,在祭文然后化作青烟的时候,贾琮的心也终于放下了。
没有人捣乱,没有天象大变,这就是最好不过的祥瑞了!
这个时候只要是没有阴云密布、雷电交加、大雨倾盆就算是上天认可这位新君了,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提前看天象的原因。
眼看天象无事,邓白跪拜高声道:“百官叩拜新君!万民叩拜新君!”
随着这句话,满朝文武和周围所有的将士如同水浪一般齐齐跪下,山呼道:“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
声音如同汇聚成了海啸,朝着天坛四周席卷,在下面围观的百姓也全都纷纷跪倒山呼万岁。
看着一个个人杰跪伏在地,听着一声声被赵啸暗示邓白加塞的‘万岁’之语,贾琮的心中如同被机关枪扫射一般的快速跳动。
狠狠的撼住扳指,贾琮都感觉到那枚小针刺入了指骨!
这才让心跳平稳下来,平静的说道:“诸位爱卿,平身!”
“谢陛下!”
这天气太热了!
两个月后,暖心殿,小内阁的众人看了看天色,此时都快七点了!
可贾琮还没有来!
自从小内阁组建之后,这些成员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权柄,但是只凭借着建议权,就足够让他们的身价立刻不同了。
更何况陈升、毕野、王子腾纷纷升入军机阁,他们的权柄哪怕是经过削弱,可在加上小内阁的身份,也足以弥补了。
不过他们也清楚,内阁的成员肯定是会调动的,贾琮是不能让他们一直执掌两边权柄的。
“陛下怎么还不来?是不是知道咱们要提朝会时间恢复的事情了?林尚书,可知道些什么?”听到陈升的话,调任户部尚书的林如海摇了摇头说道:““二七七”本官也不清楚,应该是陛下在做其他事情吧西大范围种植,产量是否能有陛下说的那么夸张。”
玉米、地瓜、土豆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大乾好些年了,只不过一直是只在皇宫里面的花园种着,因为这都是各地的使者进贡的,数量也不多,也不是用来吃的,是用来当做花草一样观赏的。
还是想想那种玉米、红薯和马铃薯的作物吧,也不知道这三种东
贾琮早就知道这件事情,但一直没有说出来。
毕竟这种产量的东西,一定要等到自己彰显圣德才是最好的!
毕野捋了捋胡子说道:“若是按照皇宫菜园的产量估算的话,的确产量不小。只是这菜园的地也不是百姓家的地能比的,气候、生长条件还有培育都有很大的因素。不过开国元平两脉勋贵都同意在辽东种植,明年也就知道结果了。”
“若是真如陛下说的,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依旧有很大的产量,那就真的是活民无数了。不过暹罗国和安南之地的粮草采购,还是不能停,他们那里的土地太肥沃了!该用的计划还是要加快速度,必须挑动他们内斗,咱们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!”
众人的眼睛都是亮了起来,他们都已经看国世界地图了,知道世界之大,奇闻